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中心动态»新闻报道»

我校举办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文化沙龙”系列第25期——澳大利亚中医药发展的现状、机遇与挑战

作者: | 发布日期:2023-11-09

我校举办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文化沙龙”系列第25期——澳大利亚中医药发展的现状、机遇与挑战

2023年11月7号下午,由教师发展中心、校友会、研究生院联合主办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文化沙龙”系列第25期在东院教学楼一楼报告厅举行。本次沙龙特邀分享嘉宾是我校94级校友张胜昔博士,分享的主题是“澳大利亚中医药发展的现状、机遇与挑战”,沙龙由教师发展中心侯中伟主任主持,校友会秘书长闫兴丽出席会议,广大师生线下参会,现场座无虚席。

图1:侯中伟主任主持沙龙活动

首先,侯中伟主任简要介绍了张胜昔博士的学术背景以及工作经历,随后本次沙龙正式开始。张胜昔博士对能回到母校来开展本次沙龙表示荣幸,也表示了对于母校的怀念。随后用二十四节气歌巧妙的引入了澳大利亚与中国的时差话题,拉开了本次沙龙的帷幕。然后依次简介了在澳大利亚学习工作经历,然后用“谁去过澳大利亚,你的印象是什么?”和“有人希望去海外拼搏、拓展中医吗?”两个问题启发同学们的积极思考和交流互动。

接下来张博士从社会层面、经济情况、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几个方面对澳大利亚进行了介绍,并播放了几个澳大利亚自然风光的视频,令人心驰神往,引人入胜。他还介绍了澳大利亚诺贝尔奖的获得情况,着重讲述了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Barry Marshall)和罗宾·沃伦(Robin Warren)因发现幽门螺杆菌导致胃及十二指肠疾病而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张博士在这里引入一例他临床用中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病案,令当地西人感受到了中医的疗效。接着张博士介绍了澳大利亚的中医历史,从澳洲中医肇始及逐步普及、中医教育历史沉浮、澳洲中医全国注册机构以及中医药的政策管理与法规等角度介绍了澳洲的中医及中医师的发展概况、海外中医教育培养现状、中医立法日程、海外中医师澳洲注册等情况。最后,张博士讲述了多年来在澳洲从事中医药行业的体会:一是国立大学中医专业的兴衰起伏折射一种国外“政治正确”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二是私立学校蓬勃发展,体现了社会老百姓的需求。三是参差不齐的从业者,需要规范—监管。四是需要外来高手的加盟--海外中医师,要具有语言、热情和毅力、知识及技能 (包括海外人文知识和学习,融入新环境的能力)等特点才可以计划海外发展。五是发展中医要三个“善于”一个都不能少:善于临床“用思精而韵不高”的兢兢业业努力解决问题确保临床疗效,避免副作用,抓住受众这个根基;善于科研的“攀登国际高精尖期刊”争取话语权,让政策制定者认识到中医药的超前科学价值;善于教学的责任重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传道授业解惑”培养中医药未来的“中医人”!张博士表示,海外中医师要发挥各自能力,以教育为根本,科研为话语;临床是保证,受众是根基来传播中医药文化。

图2:张胜昔博士演讲现场

在交流讨论环节,大家反响热烈,积极踊跃的向张胜昔博士提问,张博士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耐心细致地回应问题。同学们纷纷表示希望能多一些与像张博士这样的医学大家交流的机会,本次沙龙取得圆满成功。校友会秘书长闫兴丽教授对张博士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随后又对现场同学的踊跃参与给予肯定,又提出了三点体会,一是要“心静”,才能体会古代医学大家的思想内涵;二是要肯定中医药的疗效;三是在校学好知识,在外通过校友会加强连接,校友的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闫教授表示各地的校友会就是北中医校友们的家,同学们也要重视校友文化与自我成长的关系。

图3:活动现场、交流互动

图4:闫兴丽秘书长讲话

侯中伟主任做了简要总结,他认为这次沙龙活动激励了中医学子积极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医药事业在海外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中医人的努力,优秀的中医药文化犹如一粒粒种子,由学子们悉心养护,播撒四方,惠及万民。每一个中医人都应当追求真学问,坚持钻研学术,将中医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为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最后,侯主任引用宋朝大儒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本次沙龙活动画上了圆满句号。

 

 

教师发展中心、校友会、研究生院  联合主办

2023年11月9日

(撰稿、配图:魏菲、刘婷       审稿:侯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