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教师思政»教师活动»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优秀教师评选候选人简介——杨瑶珺

作者: | 发布日期:2019-02-25

 

注:本文候选人排序和微信/数字北中医候选人排序顺序一致

9. 杨瑶珺

杨瑶珺 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药鉴定教研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鉴定学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委员、中药鉴定学教育研究理事会副秘书长、中国商品学会传统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追求卓越,精益求精  主讲《中药鉴定学》、《中药商品学》、《生药学》等专业主干课程。注重教学手段、方法和内容的更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努力探索新形势下中药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教学成绩突出,四次被评为校级优秀主讲教师(2009年、2010年、2011年、2017年)。 杨瑶珺老师注重课程建设,根据《中药鉴定学》课程的学科特点,积极进行实验课、实践课的教学改革,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对中药专业人才的培养,将PBL教学方法引入中药鉴定学的实践教学环节,将知识的传授变为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效果显著(校级课题-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控制研究)。教学中,既重视传统鉴别经验的讲授,又注重新方法新技术的介绍。她语言生动,深入浅出,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以中药生产、流通和使用中出现的案例作为切入点,将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机融合,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专业兴趣研究,造出一种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因材施教,利用课余时间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学生的职业规划给予积极的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深受学生好评(杨瑶珺,闫永红,张媛. 提高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J]. 药学教育,2014,30(01):33-35.)。

率先垂范,勇于担当。作为中药教研室主任,杨瑶珺老师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在2006年-2016年期间,中药鉴定教研室承担了《中药鉴定学》《中药商品学》两门主干课程的教学任务,每年授课达7.5个月,时间长,任务重。面对困难,不逃避,积极应对。杨瑶珺老师以身作则,先后五次承担教学任务,在她的带动下,教研室的年轻教师也克服了来自家庭的困难,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在2018年的中药学专业认证和本科审核性评估过程中,在两名骨干教师被抽调到学院担任指导教师的情况下,组织协调好教研室的教学和认证评估工作,带领青年教师完成各项认证指标,总结凝练教研室特色,圆满完成了认证和评估工作。在学科建设中,协助学科带头人完成重点学科的申报、和验收工作,团结周围同事,具有亲和力,完成各项任务。

传承发展,建设团队   在中药学院和系领导的支持下,杨瑶珺老师带领教研室同志挖掘整理李家实教授的学术思想,传承老一代鉴定人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优良的工作作风,与当前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相结合。关心爱护青年教师。为年轻教师创造出国进修深造和对外交流机会,通过集体备课制度建设和传帮带制度,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使大家积极参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增强作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成为一个和谐奋进的集体。涌现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张媛)、各级讲课比赛的获奖者(张媛、王晶娟、赵婷)。近年来,主编《中药鉴定学》(科学出版社)1部,副主编教材3部(《中药鉴定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名贵中药材鉴别》(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药学综合实验-汉英对照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目前《中药鉴定学》慕课正在录制中。

教研相长,关注学科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药鉴定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发展,在坚持“中药品种鉴定与质量标准研究”的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关注“动物中药的安全性研究”,科研反哺教学,利用电子鼻技术对血竭、防风、当归等药材的性状特征实现客观化鉴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金属铅对药用动物蚂蟥抗凝血活性影响的机制研究)、行业专项课题(白及、菊花的采收、产地加工技术规范及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各项课题26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

学无止境,奋力翱翔 教师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拓展专业视野,杨瑶珺老师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虚心向老教授学习和请教,参加校内外学术交流,利用业余时间在北京师范大学进修学习《动物学》课程,进一步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同时,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对外服务,参加北京市卫生系统的继续教育项目和基层单位的相关培训。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杨瑶珺老师始终把“传道、授业、解惑”作为的己任,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为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贡献着自己的全部精力。

上一个              下一个